木地板陷“質量門” 龍頭企業樹誠信標桿 2013-01-20
誠信是為人之道,是立身處事之本,更是各行各業安生立命之根本。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開放,社會快速發展,思想道德建設取得了重大成就。誠信友愛,愛崗敬業,舍生取義的“最美”頻頻感動中國。但是,一些行業的誠信缺失的現象卻展現了行業快速膨脹發展的弊端。從黑心棉、毒奶粉、瘦肉精、地溝油到“達芬奇”造假、毒膠囊、“皮鞋”果凍、保障房“質量門(裝修效果圖)”…… 凡此種種,不勝枚舉。今日暫且拋開這些大背景,將目光聚焦中國地板(裝修效果圖)行業,一同看看這個行業的誠信現狀。
木地板陷“質量門” 行業誠信備受質疑
隨著人民幣升值、房地產交易量萎縮、通貨膨脹、勞動力成本升高、同質化嚴重、”雙反”壓力等因素影響,今年的家居建材行業不僅僅受到來自于國內市場銷售的壓力,同樣也限制于國外市場。“內憂外患”的市場環境下,木地板品牌質量問題頻頻曝光,“毒”地板,甲醛超標,造假,色差大……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質疑地板行業還有多少誠信度。
令人欣慰的是,仍然有一心一意憑良心做好地板的企業。據悉,前段時間有一位極端消費者肖先生,為了婚房地板化身地板工玩“潛伏”。本為安徽某IT公司白領的肖先生30余歲,為保證其懷有身孕的妻子居住健康而如此極端。地板品牌林立、質量參次不齊,如何選擇健康環保的地板成了他的心頭病,思慮過后他竟萌生去知名地板企業“打工”的決定。在“中國木地板之都”浙江南潯通過嚴格的面試后,肖先生成為世友地板的設備操作員,“潛伏”約一個月后,發現世友品牌質檢嚴格,井然有序,促使肖先生毫不猶豫的選擇該品牌地板。
深究 “質量門” 制度扶起行業誠信
任何一個與社會相悖的現象出現,其根本原因都應該從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中去尋找。制度建設正是化解行業誠信危機的良策。尤其是對于身處轉型期的中國社會來說,自身的快速發展變革和國外的文化沖擊帶來一系列矛盾和沖突,使得誠信關系變得脆弱,更需要依靠制度來約束和加強。只有建立起一套可以激勵、支配、監督、約束人們行為的社會規則體系,促進秩序形成,才能為誠信提供良好的生長土壤。否則,缺乏制度保障的誠信勢必土崩瓦解。正如同地板行業,因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導致行業門檻低、OEM貼牌品質參差不齊、地板企業以次充好、企業急速發展中拋棄產品質量和服務等等問題,一味追求市場占有率,只為獲取高額利潤,而遺棄了企業在市場上的生存之本――誠信。
古語有云:“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信是各種商業活動的最佳競爭手段,是市場經濟的靈魂,是企業家的一張真正的「金質名片」。任何一個地板企業想要在市場上長期存在,若得不到消費者的認可、社會的認可、行業的認可,試問其如何長久生存?慶幸地板行業的龍頭老大在缺失制度,市場混亂的情況中依然樹立起了誠信的標桿,堅持產品的品質。消費者的極端行為只是證明它經得起考驗的地板品質和真金烈火的商家誠信,這也讓廣大消費者看到了家居界中的正能量在蓬勃發展。
徽州商人吳南坡宣示:“人寧貿詐,吾寧貿信,終不以五尺童子而飾價為欺。”所以,他出售的“南坡布”貨真價實,深受顧客信任。久而久之,四方顧客都十分相信“南坡布”。可見,商家只有以誠待客,方能贏得顧客盈門。而信任一旦被破壞,繼續信任就很難回到初始狀態,總會被打些折扣,要想回到從前,需要相當漫長的時間。時下,我們在提倡道德自律的同時,更應該呼吁政府、企業在誠信制度化建設上狠下功夫,探索符合科學發展的誠信制度體系,完善失信處罰機制,增強制度執行能力,這對于重塑地板行業的誠信才是至關重要的。
相關知識
木地板陷“質量門” 龍頭企業樹誠信標桿
木地板深陷“質量門” 行業龍頭樹誠信先鋒
衛浴產品陷“質量門” 企業需妥善解決誠信危機
衛浴“質量門”頻發 企業或面臨誠信危機
大品牌陷“質量門” 狠敲行業警鐘
2013年地板行業陷質量門 2014如何發展
地板企業屢陷“質量門” 消費者投訴現象頻出
地板業“質量門”事件頻發 商家誠信缺失?
上半年兒童家具陷質量門 少兒家具安全性堪憂
蘇泊爾再陷質量門 電飯鍋與電磁爐抽檢不合格